防水市場混亂,房屋滲漏煩不勝煩
《廣州日報》刊登“裝修防水材料,五成為假冒偽劣”
《廣州日報》3月15日A22版頭條新聞“裝修防水材料,五成為假冒偽劣”。此前《廣州日報》記者在深圳調查了寶安裕安一路、南山海德二路、福田金地工業區裝飾材料城三個建材銷售集中地,發現市場防水材料假貨銷售猖獗。根據深圳市土木建筑學會防水專業委員會的統計,大概有五成家庭裝修使用的都是假冒劣質防水材料。

《北京晨報》報道,豪宅出現嚴重漏水
據《北京晨報》消息,某高檔小區的兩位業主李先生和寧先生花費百萬購買的豪宅,竟然出現嚴重的漏雨現象,只要一下大雨,墻壁就出現滲漏。
李先生稱,“墻都刷好了,只差鋪木地板,結果就發生了漏雨的事情。現在我根本不敢鋪地板了。我們并不在頂層,但雨水把墻浸濕了一大塊。找了開發商的工人過來,他們竟然從墻上發現了十幾個空的地方,輕輕敲開成了16個洞。”
而寧先生說,“精裝修的墻已經被泡爛了,翻開墻上的壁紙,里面還有黑色的霉斑。剛買的美式家具都被泡得變形了。晚上睡覺提心吊膽,老擔心會下雨,還把毛巾鋪在地上吸水。”
新華網3月2日報道“房屋漏水已成河南消費者新的投訴熱點”
據新華網3月2日報道,“房屋漏水、購房訂金不退、手機黑屏、服裝涉嫌假冒”已成為河南消費者新的投訴熱點。
黑龍江大慶市的一則新聞報道了同樣的問題:2月27日至3月5日這一周,大慶市市民向市長熱線反映較多的問題,主要是房屋漏水方面的問題。據報道,這一周大慶市市長公開電話受理中心共受理市民來電2415件。
《海南日報》報道“建筑防水需未雨綢繆”
海南日報10月12日A8版《建筑防水需未雨綢繆》一稿報道了強降雨后海南省許多建筑房屋出現滲水和漏水現象,引起了較大反響。
據了解,在今年4月期間,海南省建筑防水協會曾組織會員企業對海口、瓊海、三亞等地37個建筑工程進行了防水工程的質量抽樣調查,涉及防水施工面積119.1萬平方米。調查發現,在這些工程中有32個工程存在不同程度的滲漏,占調查總數的86.5%,其中17個滲漏現象嚴重。
房屋滲漏讓人防不勝防,確也是煩不勝煩。房屋滲漏常見屋頂滲漏、外墻滲漏、廚衛滲漏、陽臺滲漏等等,說不完的漏水,話不盡的糾紛。防水市場混亂,有人戲謔,防水市場如仍舊如此,總有一天,我們見面的第一句話將成為“今天您家漏了嗎?”
市場現狀,滲漏嚴重,而行業現狀,正處于市場混亂之中。但是,混亂不是常態,行業洗牌正在加劇形成。
國家法律日漸完善,行業秩序逐步規范
2000年6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頒布《房屋建筑工程質量保修辦法》,明確開發商對房屋防水保修年限為5年。
2010年11月,全國輕質與裝飾裝修建筑材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召開了《建筑防水涂料有害物質限量》行業審查會,并最終審查通過了該項標準。建筑防水涂料有害物質限量》行業標準中規定該標準“適用于建筑防水涂料和防水材料配套用的輔助材料”,大大提高防水涂料市場準入門檻。
2011年,建設部發布《國家住宅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規范》,規定防水工程各項施工規范。
建筑防水行業細分,家庭防水快速發展
在建筑工程防水問題日益嚴重的情形之下,家庭裝修時的二次防水顯得更為重要。隨著人們對于防水的日益重視,家庭防水的市場需求亦快速增長,行業細分正逐步形成。企業是社會的一部分,有責任有義務促成行業健康有序發展,近年來,眾多防水知名品牌積極行動,推出針對家庭防水的專用產品和專業服務,并為廣大家庭業主提供更全面更完善的防水服務。
雷邦仕是國內最早生產新型環保防水材料的企業之一,國內首倡“家庭防水”概念并全力倡導和推進,通過《家庭防水導報》、《家庭防水寶典》和家庭防水網等平臺積極傳播和推廣家庭防水的常識、施工技術,并通過服務熱線和在線客服為廣大業主解答家庭防水疑問;同時,又獨創“防水墻”體系,提出“產品質量保障”、“防水顧問服務”、“防水施工指導”、“完善的售后服務”等四重屏障滿足家庭防水的真實需求,解決家庭防水面臨的實際問題,全部保護居家防水安全,積極推動家庭防水行業的發展。
消費者日益重視防水,專業品牌將浮出水面
建筑方的防水靠不住,而當前防水行業的混亂現狀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防水需求,解決家庭防水的實際問題,消費者不會坐以待斃,正通過多種渠道爭取更多了解,以此保護自身權益。比如通過網上咨詢、在線咨詢、電話咨詢、朋友推薦等渠道主動出擊了解行業、企業和品牌、產品及服務的相關資訊,以增強自身的辨別能力,選擇真正能解決問題、值得信賴的品牌和產品。現今防水市場魚龍混雜,假冒、偽劣和黑心商家大行其道,混亂不是常態,隨著消費者的防水意識和品牌意識的提高,品牌效應將逐步凸顯,渾水摸魚之輩遲早退出舞臺,只有堅持提供優質產品和專業服務的品牌,才能真正滿足消費者的需求,經得起市場的檢驗,最終獲得行業和社會的認可。
更多資訊,歡迎撥打雷邦仕全國統一客服熱線:400-678-5569或登陸雷邦仕防水官網(www.201926.com)咨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