住宅地下室防水的疑難解答
一、混凝土結構出現蜂窩麻面怎么辦?
答:混凝土結構蜂窩麻面現象一般是由于砼表面局部缺漿粗糙,形成小凹坑,砂漿少,石子多,在石子間形成蜂窩狀無混凝土的空腔形成。
對于蜂窩麻面現象,首先應查明漏水部位,然后再進行修補,可采用促凝灰漿、集水井等方法堵漏。蜂窩麻面不嚴重的可以采用水泥砂漿抹面法;蜂窩麻面較嚴重部位可采用水泥砂漿捻實法;蜂窩、孔洞很嚴重的,應采用水泥壓漿和砼澆筑方法。
二、混凝土開裂是怎么回事?
答:混凝土開裂一般由混凝土表面不規則的收縮裂縫引起,且一般貫通于該構件,沿縫隙有滲漏水。
對于混凝土開裂現象,可采用促凝膠或氰凝灌漿堵漏,對不滲漏的裂縫,可以用灰漿或水泥壓漿法處理,對于結構出現的環形裂縫,可采用埋入式橡膠止水帶、后埋式止水帶、黏貼式氯丁膠片及涂刷式氯丁膠片等方法。
三、砂漿防水層表面為什么會起砂?
答:若用手擦拭防水砂漿時,可擦掉粉末或顆粒,顯露出砂子顆粒,即為起砂現象。可用鋼絲刷刷毛或用剁斧剁毛,清洗干凈后,重新抹一遍素漿和水泥砂漿層,壓光并加強澆水養護。
四、地下室出現局部陰濕如何處理?
答:因地下室處于長期陰濕環境,當防水層出現潮濕痕跡,在通風不良、水分蒸發緩慢的情況下,陰濕面積會徐徐擴展,或形成滲漏,導致地下水從某一漏水點以不同滲水量自墻上留下或由地下冒出。可將滲漏部位擦干后立即均勻撒上一層干水泥粉,觀察表面出現的濕點即為漏水點,采用快凝砂漿或膠漿堵漏。